屁股决定脑袋!一个人所坐的位置不同,那他的想法和眼界也会随着自己的位置而变化。正如以前辛阔海从前做过海贼,那时候他的想法不外乎就是在保住性命的同时又能挣钱。现在他坐上了乌山水师一把手的位置,又经过了跟吕冲一战之后,他又有了新的想法。而且在回到乌山之后马上就跟元更进行沟通,元更也当场回应让他放手去干。
辛阔海先找了乌山海商大户万华和钱丰两人吃饭,饭菜很简单,但是谈话的内容却极其重要。如今万华和钱丰两人的身份早就今非昔比,万华成了李化龙的岳丈,而钱丰的身份更牛,正是辛阔海自己的老丈人。不仅如此,而辛阔海的老婆,钱丰的女儿此时已被医师诊出喜脉,而且已经有两个月了。如此关系,正是好说话,但辛阔海却没有掺杂一丝的个人感情在这次交谈之中。
辛阔海上来就直奔主题,说道:“我有一件事,很要紧!关系着咱们乌山以后的前途和命运,两位前辈可一定要答应我!”
万华和钱丰相视一下,钱丰说道:“一家人嘛!有什么难处尽管说嘛!”俩人都以为又要出钱,先客套一句。
“元将军已经同意了!让两位的商号合并为一家官办商号,而且按参股的方式,你们两家各占一成,其余的八成由咱们乌山所有。”辛阔海平静的说。
万华和钱丰各自脸色又白变青,十分不堪。都没想到这次不要钱了,却要自家身价的九成。太狠了吧!以前当官的再狠,再黑,也没到这份儿上呀!万华说道:“这事太大了,我得跟我女儿商量一下!”钱丰则是一脸焦急的看着万华,一言不发。
万华的意思更明显,想要通过女儿万铃向李化龙说情。辛阔海一笑,说道:“两位不要紧张!私下里讲,你们俩一个是我岳父;另一个是李大哥岳父。我们都是一家人,不会坑你们的!”
万华和钱丰脸色稍缓,不过还是不放心,听着辛阔海往下说。
“好处也是有的!首先,你们成了官商,这武器、食盐以及以前不让买卖的,现在都可以。这第二点,你们以后的货船就不用自己造了,通通交给我们来办。而且货船上也可以装上一些火器用来护卫。这第三点就是你们的货船只要装上火器,以后在别的地方,干些什么,就是你们自己的事情了!”辛阔海说道。
响鼓不用重捶,这话说到这份,万华和钱丰心里都明白了。想了半天,两人都同意了。并且连新商号的名字都在饭桌上想好了,就叫:同利安商号!同利安商号跟其它民间海商有很很大的不同,首先他是官商,万华和钱丰只出任二掌柜,负责贸易业务。大掌柜暂时空缺,等元更任命。大掌柜的主要负责监察以及对商船、器械等调度,不出面贸易业务。
辛阔海忙完了这一个想法,没歇几天又去忙他第二个想法了。第二个想法就是,炮手的射击水平大他娘的操蛋了!刚刚到吕冲水师的一半。得赶紧训练,训练的主要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去找北首水师的麻烦,在实践中学习。
辛阔海没有时间去了解他这一来回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乌山其实发生了几件大事。
路正为了报仇,是彻底的把宝压在元更的身上。不仅给了他海东国商路这一条财路,更在第二天就向元更提出一个提议,那就是要健全三城的税收制度。以前税收名目很多,有春秋上缴的田租,城门税、人头税、港口税,盐铁税等等。不过元更上任之后,只保留了农民的秋季税收和港口税,而且还降低了不少,又把徭役也取消了。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也就算了,可元更又大大提高了工人军兵的薪资,这样算下来,收上来的钱,根本就不够花,还出现了巨额亏空。路正提出的件意,很简单。不加收别的赋税,单单控制住盐和铁两项。
具体的办法就是找几个有实力的商号进行生产,从中收取税收。同时不让其有运输的能力,这样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向外走私的可能。为了防盐铁这两种货物不通过港口向外走私,就加大海上的监查力度。这样这几家商户生产出来的东西就只能向内销,除非官家特批。再加上有衙门监管市场价格,让这两样东西以百姓能接受的价格卖出去。就等于百姓在买盐,买铁钬,买锄头等年东西的同时就已经交了税,只是百姓感觉不到而已。
不仅管控了盐铁,同时也让生产百姓各种手工品各商品的各种作坊和单位在衙门登计造册,并鼓励其发展扩大,并不限制其生产销售的渠道和客商,只需要向官家每年少交一点税金。再加上港口税这个重要收入来源,乌山的财政状况立马就能得到极大改善,同时又鼓励了百姓从商的热情。
一个好的税收政策,就像是从猪身上拔毛,同时猪还不叫唤。以前是硬扯,猪会叫唤,甚至咬人。现在是剪,猪感觉不到疼而已。路正的政策就是把税收从百姓的头上换到盐商和铁矿厂而己,退一万步来讲,百姓真的有怨气,也不会撒到官家头上,而是直接发到商家头上,岂是一个妙字了得。
元更也只是花了两天时间,就彻底吃透了路正的建议。一个月后,辛阔海从海东赶回来就向元更提出那个合并海商成立一家官家商号,就是同利安商号。元更左右衡量之后,路正就成了同利安商号的大掌柜,同时健全税收政策这个任务也交给了路正。从现在开始,财政大权就由路正掌管。
元更这样做也是有些打算的,现在自己和李化龙管步军,范承文管行政以及民政,辛阔海管水师,其它人各有分管。这些人的关系错综复杂,财权应该找一个跟各方关系都相对较远的人,这个人同时也要有能力才行。路正既是提出这个方案的,同时也是最合适的人。就算路正敢于在财务上动手脚,那也还有徐照的人从中看着。
徐照现在明面上是范承文的副手,但是其它人不知道他早就组织了一拨有家室的人,成立了密探机构。他把这群人的家人留在乌山,让这群人参夹在商人之间,早就散到北首各个城市。不夸张的说,近到乌山现在发现两个形迹可疑的人,半个时辰之后,他的身后肯定跟着徐照手下的密探。远到海东来说,他的密探也随着辛阔海的水师在海东也扎了根。
这一个月内的第二件大事是范承文干的。红石谷和鞭州城一带最近有土匪出没,百姓屡次请求范承文出兵。最后还是石威带了一个百人队,花了三天时才杀了一批土匪。是总不能什么事都得让军队出面吧?捕快人少,速度也跟不上,人还没到,土匪抢完就跑了!这种局面下,范承文一拍脑门,想出一个一举多得的主意。
继均田,丈量田地之后,范承文的又一个新的政令出台了――保甲令制。他把乌山、鞭州、柏城三城内合计五万六千余户,合计十九万一千四百多人,设十户为一保,十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保。每一大保出保丁二十人,这二十人的保丁由每一户人家轮值,这样每一个保丁五天一轮,也不耽误自家事务。这二十名保丁的主要责任就是捕盗捉贼,由大保长带领。是遇到土贼土匪等人数众多的团伙,则由总保长带队捕拿,同时总保长在这种情况下有带全总保一半保丁配合邻保捉拿土匪的义务。
这就是保甲法令,说白了,就是乡勇。由政府出武器,由教官,负责整编训练。保丁们不是军兵,不用上战场,只负责本乡本镇的治安维护。在自家门口,又是保卫自家人的人身财产安全,有谁会不尽力?可再换一种方法看,这些不用钱粮供养的保丁,经过训练,就有了纪律。再经过几次剿匪,就有了战斗力。到那时候,这五万多保丁就成五万多预备军兵。又维持了治安,又能培养预备军,所有人都对范承文的这个保甲令法很看好。
自辛阔海带着许多钱粮回到乌山港的那一天起,元更的这个讨逆将军就开始着手准备发兵北首。进攻的方向也是经过一番讨论的,就在军务堂上。陈达是第一个发言的,他主张直接进兵红石谷东北方向的甘城。理由也很简单,甘城被拿下之后,就能直逼南边的高城。胡氏一门的所有重要人物可都在高城,只要高城被拿下,北首行省的形式很快就会倒向乌山这边,而其余各城都会望风归降。
陈达一番话讲叙了自己的想法之后,李化龙持反对。李化龙坐在椅子上说道:“我们兵力有限,如果兵进甘城,力战不克!到那时,北面庭州,南面高城派出援军,全力与我们一战。胜算能有多少?”
“我们出五千人,一个小小的甘城怎么会攻不下来?”陈达反问道。
“我们以前根本就没有攻过城池,怎么知道不会攻不下来!”李化龙回道。
“我们还有老辛的水师呀!”陈达高声说道。
“别扯蛋了,你还能让他的二千人上岸奔袭二百里?那胡文海的水师要是来抄乌山港,谁来挡?”李化龙道。
陈达无语了,李化龙又说道:“我觉得咱们可以进攻北面的墨城,那里的守将李成武也算是咱们的老熟人拉!打他还是十拿九稳的!”
吴远立马补充说道:“就算姓胡的派人来救,多数都要经过红石谷,石刚兄弟也能应付。至于庭州的定城和甘城两路援军也不会太多,咱们也能对付!”
如此方案,既能保证敌军援军人数不多,同时乌山老巢也不会被突袭。元更当众就决定兵发墨城!
这一场仗,李化龙坚持自已带队,元更也不好辩博,只得答应。三月二十一日,李化龙带着吴远、胡以及粱崇明、梁崇光、任东庭大小将官还有三千五百人,赶向北面的鞭州城。在鞭州城他们将会合李青松的一个营,到时一共四千五百人再向北面的墨城进逼。
临行前,元更带着范承文、路正、陈达以及城里的乡绅名人来给李化龙等人送行。元更退了众人,沉默了一阵,说道:“不到万不得已,你不要上!”
李化龙拍拍元更的肩膀,说道:“以前,活得不像个人样。我都没想到我们也有这么一天,得好好活……放心吧!没事!”
“你们到墨城之后,三天到五天之内,可能会有甘城和定城的两路援军。七天之内,拿不下墨城,高城的胡长运怕是座不住啦!我已经让石刚在红石谷一带给你造势,估计能拖住胡长运几天!最多十天,拿不下墨城,就要面对胡长运的前后夹击了,别硬撑!”元更说道。
“我有办法!没事!”李化龙说完就带队走了。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