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士谦

求人办事最好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应该是晚上,应因为晚上时间长,能多一点说服对方的时间。办求人办事的最佳场所是哪里。答案只有一个,酒席!无酒不成席,正是因为有了酒这个能麻醉人神经和心志的东西,你才能快速解下对方的防御,拉近双方的关系,等到对方微醉再言事,绝对的时半功倍。

花纯风花了这么许多心思,终于在饭局快结束的时候等来了陈达的承诺。花纯风红着脸,咽下一个酒隔,说道:“老兄我能有什么事呀?就是希望你老弟在你家将军那帮我说句话,早点出兵。到时候,老兄不会忘了老弟你的恩,胡文海老将军也不会忘记你这份情。”

花纯风的言外之立意就是说,你陈达不是帮我花纯风的忙,而是帮胡家的忙。除了金钱的回报以外,胡家还领你这份情,有了这份人情,无论是在乌山还是在高城,你陈达可以两头通吃。多了一条路,这样的优厚条件很诱人,但是很危险,陈达知道元更是个什么样的人。此事干出来应该对元更的刺激不大,更何况自己还是元更的兄弟,情面在这摆这呢!只是说句话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陈达这个时候正是豪气冲天,想到哪说到哪。“放心!小事一件,包……包在我身上。我跟他说一声,小事一件!”陈达嘴皮子有些不利索,说话也有点重复。

这一场酒一直喝到半夜,乌山城在二更天已经宵禁了。陈达亲自把花纯风和胡君山送回住处,等到再回到酒楼拿东西时就彻底走不动道了。这一觉直接睡到了第二天的正午,等到陈达起来时,乌山城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江左行省又来人了,这一次来的人身份很牛,比花纯风在高城的身份更牛,来人正是万升的心腹幕僚唐士谦。之所以说唐士谦很牛那绝对不是空说的,是有原因的。

当日皇帝要收回万升的兵权,就是要整万升。万升有意拥兵自立,但始终下不了决心,敢为天下人之大不敢为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更何况一旦事败,那是要身死名裂外加诛九族的大事。就在朝庭派人到勃州城时,唐士谦对万升说了一句话,而且也让万升下定了决心搏一把。这句话不仅改变了唐士谦和万升等许多数以万计人的命运,也让天下格局发生了巨变,影响极其巨大且深远。“事其高位,权柄深重。如今坐北面南者心量狭小又疑心不已。退,失权者身死,前例多也。进,尚有一机代而取之。九五之位,真有天命呼!”进退两难,退必死,进则有一线机会。唐士谦对坐北面难的皇帝和万升都足够了解,一语即中。

万升有本事,在全国军备懈怠的情况下还能把江左的军兵训练成自已的虎狼之师,足证证明。万升本事很大,同事野心更大。自封总督之后,居然又自称为大元帅,居然兵出新京,以图一战而功成。万升是算好的,对各个热力都充份估算一番,成功率也有六七成。不顾唐士谦的极力反对,还是出兵了。仗没打成,大元帅的称号也不敢用了,还万升还上书新京请罪。皇帝的勤王诏下,十几路军兵齐集新京城下,足有八万之众。外加上新京本外就有五万大军,合起来就有十三万大军。如此兵力,谅江左军再悍勇也无胜算,万升只得上书请罪。

不是当今皇帝有威望有手段,能短时间内就能召集大军。恰恰是因为皇帝微弱,才有此效果。更不是各路将领有多忠勇,更不会集体忠诚度暴涨。综合原因就一个,新京是个好地方,全国最富庶的地区。皇帝是不行,可不能因为你万升行就让你来吧?这块地方,那个高高在上的外置,那个天下独尊的荣威,这些大家都在心里惦记着呢,尽管平时都不敢表现出来。要时皇帝强硬,军中威望很高,大家可能一辈子都不会乱想。可如今不同,大家都有机会,你万升想来,就不行!

当皇帝意气风发的想要挥大军灭掉江左军时,却发现大家都是磨磨蹭蹭的,任谁都不动。封了官,许了愿,各种表示之后都不行。无奈!无奈!无奈之极!恰好万升上书请罪,勤王的的各路将军居然求情。“天下尽二心之臣,江山社稷不保!祖宗颜面与我尽失!”在这一句充满了悲愤有力的吐槽之后,皇帝还是妥协了。从此,开始了总督遍地,政令不出新京的局面。

如此一场名振天下的军事行动最终成了一场演练。各地被杀的高官成了该死的罪臣,下场,理当如此。万升还是总督,各路假总督也成了真的,各路勤王军各自封赏。天下依然太平,百姓依然安居乐业!可怜!可悲!可恨!

唐士谦居功甚伟,是在送关键时刻建议万升上书请罪,又是他亲自操办往新京城里城外的各路高官送礼,最终大家都有好处。在这件大事里唐士谦的功劳最大,万升事后讲了一句话平评价唐士谦。“士谦之谋断,天下无出其右者!”

如此牛人唐士谦到乌山的目的只有一个:劝元更一众不出兵,做壁上观。与唐士谦一起从靖州港出发的有三十条大船。二十七条运输船载着八千江左军开住渔州城,增兵赵顺之。唐士谦和赵应之三条船走海路进乌山。一手大棒使劲抡胡家,一手萝卜堵住元更的嘴,让其先不咬人。手腕虽不高,但应该会很有效。

唐士谦送给乌山的萝卜绝对要比花纯风带来的萝卜更大,更甜!不对,如果花纯风送的是萝人,那唐士谦送的就是人参,天差地别!一千条火绳枪,一千把斩马长刀,五百面圆盾,和一千条红缨长枪。这些足可以装备三个千人队的武器,手笔绝对够大。不仅这些,还有一万五千石粮食,和五万两白银。江左行省比北首行首大一倍还多,果然财力雄厚。

万升最初拿出这些价值近二十万量银子的大礼时,万升的长子万和曾经十分不舍。万和不敢去问万升,只好请教唐士谦。“先生何以如此厚礼去送与一个佃农的儿子?”

“北首,我们志在必得!流出去的财物,等我军入主北首,自然成倍流回来!”唐士谦一脸平静的说完,就走了。

唐士谦一身蓝色粗布长衣站在码头之上,身边赵应之带着几个便服护卫站在四周。看着码头上几队人正在往几条船上搬着贷,远处市场里人来人往,整个一片地区显得很有生机。唐士谦感慨道:“乌山这个穷乡僻壤的地方如今居然有些模样了,看来那小子有点本事。要是……哎!可惜了。”

唐士谦的话虽然只说了一半,但赵应之己明白他的意思。要是元更能识势务,为江左效力,可能就一样了。但是元更的身份是乌山一系的领头人,就是识势务也得先除之而后快了。赵应之看着忙碌的人群,眼睛里透露出几分怜悯。“希望他能识势务,要不然这满城的百姓可就要遭殃了!”

“呵呵……”唐士谦回过头看着赵应之像了。像一个慈祥的长者一样,单手搭住赵应之的肩头,又语重心长的说:“心存慈念,悲天悯人,没有错。那是那些圣人先师考虑的事情,我们可都俗人。活在这尘事里就要擦亮了双眼,看清楚喽!天地不仁呀!”唐士谦说完,笑着拍了拍赵应之的肩头。

聪明人自然说聪明话,赵应之很聪明,做事情一点就通。万升也是因为这兄弟两个有些资质,才加以重用。不过赵应之这人的思想观念却实和兄弟赵顺之相差太多,总是忠君爱国仁义礼信等幼时私塾时启蒙先生那一套。俗语说响鼓不用重捶,赵应之这面响鼓唐士谦可真是重重的捶了一把。收效多少,就看你个人悟性了。

以前没有什么学校私塾,知识掌握在极少数当权者手里。他们运用手里的知说去管理自已手去的百姓,让他们像绵羊一般顺从听话,逆来顺受。这群人把自已的毕生所积累下来的知识传给给自已的下一代,好让子孙后人像自已一样平安幸福。

等到自己所管理的子民很多,数以万计,甚至数以十万记时。这群极少数掌握知识的人再也管理不过来。这时就有了私熟等只有少数有能力的人才能学到知识的机构,教会了别人知识,让这些学到知识的人来帮自己管理子民。

后来,有人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向当权者提出了教育后学到知识的人的一法方式,目的是为了这批新的权力阶层能不会向上层当权者发出挑战。这些提出教育方法的人就成了先师,在大肆宣扬之下,受万人敬仰。

再后来,当人人都有机会学到知识。此时的知识以经和千百年前的先辈所学的大不一样了。教会了你技能,却在最初之时就禁锢了你的思想。会告诉你,不要做当权者平时所做的,因为那是违法的。你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要听话,不要闹事。

赵应之的观念已根根深蒂固,再已无法改变。他看着唐士谦走在前面,自己低头自言自语道:“仁义之说,乃圣人所传。不会错的!一定不会错的!”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青苍卷